首先我們的龍芯公司體量太小,人手存在嚴重的不足,那么還有專職從事開發工作的工程師數量更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針對現在的現狀,我認為我們的龍芯應該效仿ARM公司初期在自己弱小的時候走組隊模式(只有傻子才會不斷的指望著幾百名工程師真的能擊敗英特爾AMD數萬名工程師團隊)。那么龍芯公司主動放棄了開發具體的芯片產品,而是去集中精力開發新一代ip核,這樣切實提高了新一代ip核的性能,然后再將ip核授權
了解更多05-18 / 2021
5月13日,長治市舉行龍芯生態工作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尚日紅出席。近年來,長治市搶抓國家大力發展信創產業的戰略機遇,全力推動信創產業從無到有、快速集聚。2020年底,市政府、高新區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龍芯生態為主,建設信創產業園區。今年初,龍芯信創產業園落戶長治市,并引入10余家企業,初步形成了從芯片、硬盤、主板生產到系統集成、整機制造的完整信創產業鏈。尚日紅表示,長治
了解更多05-17 / 2021
龍芯最大的問題就是IP依舊是外國人控制,也就是說,龍芯現在的發展,再一次受到了IP問題的影響,又要再一次“轉進”了!至此龍芯再好,也還是一個被國外IP左右的系統芯片,這就與海思麒麟被ARM的IP控制住就一個樣子。看上去很先進,確實也很先進,在基礎的IP卻都是舶來品,一旦外國人不給用就全“傻眼”。 大家都知道,現在市面上最厲害的龍芯莫過于龍芯3代的3A/B400,2019年底上市的產品,28納
了解更多05-17 / 2021
整個芯片制造過程有三道工序十分關鍵,分別是光刻、刻蝕和沉積,三道工序需要通過光刻機、刻蝕機以及薄膜沉積設備來完成。設備總成本占到芯片產線總投入的65%,重要性可見一斑。中國之所以無法生產先進的制程工藝芯片,很大原因在于這些用于生產芯片的關鍵設備無法自產。當然,也不是所有芯片制造設備都被海外企業壟斷,中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中微公司在刻蝕機領域就掌握著極為先進的生產技術。據悉,中微公司成功研制出3n
了解更多05-13 / 2021
老美王牌芯片企業發布2nm了,國內呢?2019年的時候,臺積電的張忠謀就曾表示,半導體市場已經不再是此前的樣子了,而臺積電也就成了各家的必爭之地。其實這句話也沒有過多的夸張成分,現在來看,老美邀請過去建廠已經在進行著,日本也邀請過去建封測廠了,而在28nm都或將缺貨到2022年的情況下,臺積電也來國內擴產了!老美在邀請十幾個半導體方面的巨頭開會時想讓芯片制造業回流的心呼之欲出,當IBM 成功研發
了解更多05-13 / 2021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可能知道,近日有外媒在走訪了中國大陸20余家半導體設備廠商之后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等到2024年中國芯片自給率或有望達到10%。毫無疑問,這10%的自給率給不少關注中國芯片發展的人澆了一盆冷水。難道中國芯片產業與外國同行的差距真就這么大嗎?3000名半導體工程師回國事實上,根據現有資料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純國產芯片制造水平還停留在90nm,即便是28nm也由于良品率的原因還無法進行
了解更多05-13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