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很多人并不看好龍芯。
一方面,認為龍芯自主指令架構LoognArch的生態弱,其中包含硬件生態和軟件生態。硬件生態又包含設備廠商,軟件生態又包含應用和系統;另一方面,認為只能在國內發展,影響不到國外。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龍芯的發展空間。
可是,龍芯的倔強,還是放棄了任何幻想,毅然決定走自主指令集的路線。
最近,龍芯委托專業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將龍心的新一代指令集LoongArch與ALPHA、ARM、MIPS、POWER、RISC-V、X86等國際上主要指令集的相關資料和專利進行了深入對比分析。得出的結果是,未發現龍芯的指令集與上述指令集存在侵權風險。
換言之,龍芯是在自主指令集架構上而設計的芯片。
指令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設計芯片的基礎。簡單地理解,指令集相當于文字,芯片相當于文章。沒有文字,就寫不了文章。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得益于文字的出現。因此,指令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是,指令集和芯片需要依附于軟硬生態中,才能生存。可以說,軟硬生態是指令集以及基于該指令集設計的芯片的沃土。
譬如:英特爾X86指令集有微軟的windows系統,Arm指令集有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
目前,中科龍芯的做法是,在指令集上研發一套二進制系統去兼容X86和Arm指令;在硬件和系統上與國內的企業合作,特別是在系統上與國產UOS系統合作。
不過,這樣的方案會犧牲一定的性能。這也是被一些人不看好的原因之一,感覺就是吃力不討好。不僅要兼容指令集架構,還需要兼容軟件。與華為的鴻蒙系統兼容安卓生態的方案更加復雜。
既然龍芯這么吃力還不討好,為何還需要發展自主指令集呢?龍芯在中國到底處什么戰略地位?
從國安和戰略性上講,龍芯有著進可攻退可守的作用。進,當然希望影響到更大的范圍,甚至影響到國內;退,即使人家的指令集完全不給我們用了。起碼做到有備胎或有B計劃。
美帝老喜歡用“涉軍”阻止我們的科技企業與國家的航天軍事等領域有聯系。龍芯可能做不大,但在保障國家基礎安全、民生領域這方面,龍芯的期待還是值得關注的。
基于國安,只要還養得起,我們必須要這樣做。再說,目前龍芯已經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生存,而不是補貼。
龍芯的使命,更加偏向于國安和民生保障。并發揮其進可攻退可守的作用。當然龍芯需要走得更遠,必須走向市場,并在這基礎上獲得生存發展。這樣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
龍芯擁有自主指令集,下一步會不會把指令集開源?開源對龍芯的發展是否有利?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