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北京證監局披露,服務器芯片龍頭海光信息與中信證券簽署IPO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
此前12月28日,北京證監局披露,中信證券與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2月簽署上市輔導協議,龍芯中科擬于科創板上市。
短短半月,龍芯與海光接連爆出上市的消息;華西證券認為,這是信創核心資產加快上市進程的信號。
龍芯中科,中科院持股,根正苗紅
龍芯中科是國內最早從事國產CPU研發和產業化的企業,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成立;天眼查顯示,中科院計算所持股龍芯中科21.52%的股權。
公司旗下龍芯芯片是國內六大國產CPU處理器之一,主要產品包括面向行業應用的專用龍芯1號,面向工控和終端類應用的龍芯2號,以及面向桌面與服務器類應用的龍芯3號。
其中,龍芯2號產品被稱為是已知范圍內性能最高,設計最復雜的CPU,龍芯3系產品則在國產超級計算機曙光6000上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2019年,龍芯中科首次實現凈利潤突破1億元關口。
海光信息,國內x86芯片“獨苗”企業
海光信息是由AMD和中科曙光共同建立的企業,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x86芯片的企業;據悉,當前的X86處理器市場幾乎被英特爾壟斷,特別是在服務器領域,英特爾的份額接近100%。
2020年5月,中國電信宣布了2020年服務器的集采項目,總計購買56314臺服務器,中科曙光的海光x86、華為的鯤鵬ARM處理器服務器也進入了采購范圍,而且占比高達20%。
2019年,海光信息實現營收3.9億元,實現凈利潤0.6億元;2020年上半年,公司近半年營收為2.7億元,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整年凈利潤。
2019年年末成都產業投資集團出資6000萬獲得海光信息約3.36%股權,以此估算,海光信息的整體估值達到200億元。
信創的風口將至
以龍芯、海光為首的信創核心資產接連曝出IPO,被認為信創核心資產上市提速的信號;而東吳證券則認為,去年以來,信創的芯片和操作系統競爭格局逐步清晰,今年開始信創行業將開始放量。除黨政信創外,重要行業的信創也在加速落實(重要行業是指的是金融等行業,去年黨政開始替換了,今年很多金融之類的行業開始大量招標),2021年空間相對黨政公文系統提升近10倍。
從政策面上看,此前12月11日,中央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東吳證券12月21日發布研報稱,周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在確定2021年重點任務時,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放在前二位,凸顯高層對于科技自主的重視,信創產業推進預計將加快,產業短板有望加速補齊。
另外,多家信創產業鏈龍頭企業紛紛釋放積極信號。
2020年飛騰營收實現快速增長,公司全年銷量超150萬片,全年營收超13億元。而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4億元,歸母凈利潤0.48億元,而2019年全年飛騰營業收入僅2.07億元,歸母凈利潤0.04億元;另一個信創龍頭公司誠邁科技2020年Q3實現營收2.25億元,同增30.37%,相比于Q1和Q2的增速(分別為8.27%和41.82%),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實現歸母凈利潤1652萬元,同增240.78%,且相比前兩個季度實現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