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總設計師公開發聲:該暫緩研究5nm芯片,14nm夠用了”
中國許多科技都實現了從無到有,甚至到引領世界的局面,比如移動通信技術,航天技術等。不過由于起步較晚和基礎薄弱的原因,我國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不足。同時在暗流涌動的局勢下,以漂亮國為首的眾多國家更是將我們視作眼中釘、肉中刺,進行技術封鎖而限制我們的發展。其中最明顯的當屬對我國的芯片封鎖了。
華為在5G技術層面獲得杰出成就,成為漂亮國重點打壓對象,2020年更是直接開啟了對其的全方位封鎖,華為迎來芯片危機。其實不僅是華為,我國許多科技企業也或多或少面臨著芯片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各大科技企業開始聯手攻克芯片制造技術以及光刻機技術,中科院更是再度成立了光刻機專項項目組進行技術攻克,爭取早日實現芯片自由。我們也開始向世界5nm這樣的頂尖芯片制造工藝發起全面進軍的號角。
5納米芯片多余?龍芯總設計師發聲:14nm夠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龍芯項目組總設計師胡偉武先生公開表明,其實我們當下不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攻克5nm技術上面,甚至沒必要現在去攻克它。就當下的情況來看,14nm和28nm芯片完全可以滿足91%的市場應用情況,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14nm和28nm的技術完善和迭代上面,待完全掌握后再進軍更為高精尖的工藝。
有人對此可能會提出質疑,畢竟不論是蘋果還是華為,都已經搭載了5nm芯片,怎么還沒有必要呢?其實就真實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樣的。而且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龍芯項目組是怎么回事。龍芯項目組是我國進入21世紀后,針對我國芯片短板問題而成立的專項項目組,就類似于此前的光刻機項目組一樣。而龍芯項目組也不負眾望,僅用一年時間就成功發布了龍芯一號。雖然就此后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芯片技術依然遠遠落后美國等發達國家,但不論是14nm、28nm這樣芯片制造工藝的掌握還是華為海思的杰出設計能力,都與其有著莫大的關聯。所以擔任其總設計師的胡偉武先生在這方面有著極大的權威。
而且就之前的現實狀況來看,雖然智能手機已經搭載了5nm芯片,但這些都屬于高端市場。并且除了智能手機以外,其他的智能產品當下照樣使用的是14nm和28nm工藝的芯片,所以才有了91%市場的論斷。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里,不僅僅是只有智能手機才需要芯片。因此,拿出主要精力完善14nm和28nm個人認為是當下最佳的選擇。當然了,也并不是說放棄5nm,或者說是14nm就完全夠用,一切只是針對當下的情況而言。